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1:11:59 来源:深度快报网 作者:画心
权威资料来源:《浙江东阳花园村:做好新时代“千万工程”的头雁》——中国经济导报说起乡村,人们第一印象就是贫穷落后,然而在中国浙江,存在不少打破人们常识的富裕村落,其中有一个村子人口三万,可谓是浙江乡村的“名片”。因为它用了20多年,在2023年实现了全村一年营收达到725亿的壮举,该村的村长更是成为身家165亿、上了胡润百富榜的富豪。这个快速崛起的土豪村子,便是浙江的“花园村”。可如今的人们很难想象,这个盛产亿元户的村子,当初只是一个穷困落后的普通村落。花园村位于浙江东阳南马镇,该村有着600多年的悠久历史,然而这个村庄直到解放后,依旧是当地有名的穷地方。1976年,当时刚刚22岁的邵钦祥担任了村子的生产大队长,此时他面临的最大问题,就是该如何带领全村人脱贫。邵钦祥清楚地记得,那时的村子有一句俗语“村名花园不长花,草棚泥房穷人家”。这句话就很好概括了村子的现状,已经穷了这么多年的花园村,一直在寻找一个合适的人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邵钦祥开始在村子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,那时正是国家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,邵钦祥敏锐意识到了时代的变化。于是他牵头带着村民打造了村办工厂,这个举动一开始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,传统的村民还是觉得种地是实在的活。邵钦祥为此,整日四处奔走做大家的思想工作,经过不断的努力,他终于说服了大伙儿,花园村团结了起来,村办工厂的运作变得非常成功。取得初步成功后,邵钦祥开始了全新的尝试,他带着家人自行创办了服装厂,经营了几年取得成功后就转型成为村办企业。靠着这种模式,花园村的产业规模慢慢扩大,涉及的经营领域越来越多。邵钦祥的成功,让更多的村民看到了希望,大家纷纷被动员起来,花园村一下子就出现了大量的私人企业以及个体户。这一切都是邵钦祥计划的一部分,1991年,见到村子的个体发展已经取得了成功,邵钦祥开始推动村企合一的改革。他计划将花园村打造成为一个整体的大企业,团结力量办大事,取得的利益大家都能享受到。于是他以8家发展成规模的村办企业为骨干,前后吸纳合并了四五十家私人企业,成立了花园工业公司。这个全新的模式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,整合完成的企业迅速发展壮大,慢慢变成如今的花园集团。靠着雄厚的实力,花园集团掌握了诸多有优势的领域,他们先后在家具建材、房地产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。邵钦祥很早就开始在生物医药,高新科技等领域进行布局,在他的带领下,花园集团成了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商,每年光是这一项就能给村子带来巨大的收益。除此之外,花园集团在传统领域依旧有巨大的竞争力,比如他们依靠着丰富的林木资源,在红木等家具市场上掌握了巨大的优势。靠着多年的经营,花园集团成长为当地的“巨无霸”企业,这使得花园村一跃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富豪村。近些年,花园村在生物与高新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村子如今的年收入高达725亿,村内更是走出了许多的亿元户。但获得这么大的成功,邵钦祥并没有乱花钱,他将花园集团取得的丰厚收益,用到了村子的建设工作中。在他的主持下,花园村先后建起了影剧院、科技馆、舞厅、宾馆等基础设施。而且他还主动推动建设了大量新式小区与文化广场,为了村子未来的发展,邵钦祥还投入巨资建设学校。从幼儿园到各级学校,花园村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完善的教育资源。在村子发展的过程中,邵钦祥还非常重视村子的绿化建设,他不希望村子的发展会破坏环境,想要给大家打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,他们很早就在村子开展绿化建设。而随着村子逐渐富裕,他们也发展了当地特色的旅游产业,村子有一个叫吉祥湖的小水库,这里被利用起来,与村子的新规划融为一体。经过村民的建设,这里不但建设了水上的亭台楼阁,还引入了音乐喷泉、水幕电影等先进设施。使得这处景观被人们称为“小西湖”,成为了花园村的一大标志。在邵钦祥的带领下,花园村民用20多年的努力,将落后的村子打造成为如今的盛景。邵钦祥也因此成为了国内著名企业家,到了今年他的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了165亿。如今,邵钦祥依旧致力于村子的发展建设,花园村的成功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,这些年花园村不断外扩,吸纳了周围不少的村子和土地,或许在未来,花园村会发生更大的变化,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
随便看看